来源:和达产业研究院
生物医药产业是上海市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优先发展的三大先导产业之一,也是浦东新区最具特色、最具优势的六大硬核产业之一。作为上海建设科技创新中心核心承载区,浦东新区在基础研究、创业投资、空间打造、功能平台、产医融合、制度创新、人才集聚等多方面具有创新优势,正朝向打造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目标加速前进。
一、产业实力
1、产业规模
从产业规模来看,2022年浦东新区生物医药产业规模达3382亿元,占全市比重40%;其中,张江生物医药产业规模达620亿元,且张江生物医药集群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4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从工业产值来看,2022年浦东新区生物医药产业产值达654亿元,其中张江生物医药产值达377.3亿元。
随着创新产品集中上市、产业空间加速释放,有望继续保持增长态势。未来三年,浦东新区将聚焦创新能级、产业规模、产业集群效应、产业生态4个方面,努力实现新靶点、新机制等发现能力的进一步增强,小分子化学药、细胞治疗、抗体药物、微创介入、手术机器人等细分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预计2024年浦东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将达到4000亿元,生物医药制造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
2、产业主体
经过30多年的发展,浦东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2700多家上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2022年,上海市新增20家生物医药类上市企业,其中浦东新区有12家,占全市比重60%,排名全市第一;上市企业包括迈瑞生物、益方生物和盟科药业等登陆科创板的创新药企业,和元生物、泓博医药和宣泰医药等医药外包服务企业,以及微电生理、合服中国、仁度生物等医疗器械企业。
从企业实力来看,拥有上海医药1家营收超2000亿元企业,复星医药、国药现代等多家营收超100亿元企业;集聚西门子医疗、罗氏、默克、美敦力等国际生物医药巨头,以及上海医药、现代制药等医药工业百强企业。
二、创新实力
从创新成果来看,截至2022年,浦东新区已累计上市全国15%的原创新药和10%的医疗器械,累计上市1类新药超过15个,占全国比重近20%。其中,张江科学城已培育的1类创新药上市数量近全国1/3,拥有国内首个PD-1单抗药物(君实生物)、国内首个细胞治疗药物(复星凯特)、国内首个冠脉药物支架(微创医疗)、国内首个自主研发的靶向药(和黄医药)等。
从创新实力来看,浦东新区拥有在研药物品种500多个,处于临床阶段的1类新药近200个,超过10个1类新药处于药品上市申请阶段。
三、空间布局
生物医药产业是上海市九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也是上海市三大重点产业之一,近年来,上海市在一应政策的指导下加快了生物医药产业布局,已逐渐形成了“1+5+X”生物医药产业空间布局。其中,“1个轴心”即指的是浦东新区内的张江生物医药创新引领核心区,打造高端制造产业链,实现“全球新、张江造”。
依托南北科技创新走廊,浦东新区加快构建生物医药发展新格局,生物医药类产业园区规划总面积近55平方公里,建有国际医学园区(张江细胞与基因产业园)、张江创新药产业基地、张江医疗器械产业基地、张江总部园、自贸壹号生命科技产业园等特色园区,以及临港新片区产业基地、张江民营经济总部园、迪赛诺老港原料药基地、外高桥生物医药基地等园区,进一步形成带动全市、辐射长三角的协同发展格局。
图:上海市浦东新区生物医药类代表园区规划布局图
在创新工地模式上,浦东新区实行“明确用途+规定比例”模式、“提高单一用途产业用地混合成分”模式、“适建用途+自主比例”三种混合用地试点模式。其中张江科学城将可建其他产业用途和配套设施的比例提高至30%,增强对生物医药产业高素质人才的吸引力。
在未来空间规划上,浦东新区明确在未来三年推进生物医药园区协同联动,打造品牌产业地标,包括推进生物医药领域混合产业用地试点,推进产业用地储备工作,优化产业用地供给机制,探索有突破性的体制机制创新,推进合同委托生产基地扩大生产能力;打造“一源多极、特色发展、协调联动”的群落式产业空间体系,依托浦东新区南北科技创新走廊建设,推进生物医药南北联动协同发展。
四、产业生态
1、创新人才
目前,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从业人员共27.8万人,浦东新区生物医药从业人员数量占上海市的45.9%,位列全市第一。从业者专业背景多元,涉及化学、药学、生物学、化工与制药、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工程、自动化类、电气类、临床医学、材料、仪器、中医学等,成为上海发展生物医药一项重要优势。
在人才政策方面,浦东新区出台“1+1+N”浦东人才政策体系,实施明珠计划等,加大对高层次人才的招引力度,强化生物医药产业高层次领军人才和工程技术支撑人才的引进培育,并鼓励人才团队开展各项研发和产业化项目,最高可以支持1亿元。
表:浦东新区“1+1+N”人才政策体系
资料来源:和达产业研究院根据公开资料梳理
2、创新平台
上海市浦东新区通过立足引领区建设,通过产业与平台互动,将生物医药平台资源转化为企业应用,打造生物医药世界级产业集群战略任务,加快产医融合平台的布局,已形成了多个CRO/CMO科技服务产业集群,拥有近500家技术服务平台,为创新创业者提供优质高效的专业化服务;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国家新药安评中心、国家新药筛选中心、复旦大学药学院、张江药物实验室、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上海)设施等30多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落地浦东新区。
表:上海市浦东新区生物医药领域创新平台情况(部分)
资料来源:和达产业研究院根据公开资料梳理
3、资本市场
2023年上半年,浦东新区共有58家(次)生物医药类企业获得资本投资或上市,总共融资超过140亿元,融资金额同比增长2.6倍。
以张江科学城为例,2022年张江科学城生物医药领域共发生100余起投融资事件,涉及上百家企业,已披露总融资金额超130亿元,深受红杉中国、高瓴资本、君联资本、五源资本等国际知名投资机构青睐。从细分行业来看,医药类企业投融资事件数量排名第一,共有58家企业获得融资,融资金额超100亿元(除去未披露事件);医疗器械企业融资事件数量位居第二,共有22家企业获得融资,融资金额近20亿元(除去未披露事件);其中,获得大额投融资的企业包括傅里叶智能、凯莱英生物、原启生物、方拓生物等。
4、政策支持
为促进上海医疗健康产业的发展,浦东新区颁布了一系列政策,包括《上海市浦东新区促进张江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高地建设规定》、《上海市浦东新区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2-2024年)》、《浦东新区促进细胞和基因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浦东新区产医融合促进生物医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举措》等,出台多个生物医药产业专项政策,为浦东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表:上海市浦东新区生物医药产业政策(部分)
图:上海市浦东新区生物医药产业专项政策发布时间轴(2022年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