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失声”的干燥综合征患者,借助干细胞重获新“声”
发布日期:2023-11-13

来源:国际干细胞研究

据Youtube报道,来自墨西哥的Eileen,在两年前被诊断出“干燥综合征”,出现明显的声音嘶哑等表现,甚至一度到了失声的状态,并伴有胃酸反流等问题,她还因此产生了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为了避免余生只能在痛苦中度过,她多方求医,最后赴美接受了干细胞治疗,幸运的是治疗后症状得以缓解,重新找回了曾经健康自信的自己!

IMG_256

干燥综合征不仅是“口眼干燥”那么简单

IMG_258

干燥综合征(Sjögren syndrome,SS)是以高度淋巴细胞浸润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征是外分泌腺(如泪腺、腮腺)因淋巴细胞浸润而破坏,从而出现持续性口干(口干症)、眼干(干眼症)等典型表现,还可累及皮肤、肺、肾、血管、神经等全身多个系统,出现龋齿、牙周病、关节痛、阴道干燥、肾损伤等全身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病目前尚无根治性治疗方法,现阶段治疗手段以缓解症状为主。比如通过局部使用人工泪液口腔喷雾剂等,缓解患者眼干、口干等症状;或服用西维美林等药物,缓解口干症等。不过这些药物均无法阻止病情继续进展,长期使用也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而具有抗炎和强大免疫调节作用的干细胞,近年来为难治性干燥综合征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思路。

干燥综合征的分类——“同病不同命”

干燥综合征主要分为原发性、继发性两类,治疗侧重有所不同。

1、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其病因尚未明确,且无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正因病因不明,这类SS治疗起来是比较棘手的,各国学者也在致力探索如何用干细胞治疗此类疾病。

2、继发性干燥综合征

继发于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而存在,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肌炎、系统性硬化症等,这类患者在缓解症状的同时,也要注意原发病的治疗。

干细胞治疗干燥综合征的临床试验

IMG_259

1、试验1

据权威杂志《nature》报道,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淮安医院,开展了一项关于“干细胞治疗干燥综合征”的研究。该研究选取64例受试者,其中,男性16例,女性48例,年龄在35~74岁之间。这些患者被分为两组,即干细胞组和安慰剂组。

试验开始后,先对患者的治疗部位进行局部麻醉,之后在超声引导下,注射相应的溶液。干细胞组患者,将制备好的脂肪干细胞溶液,注射到患者双侧腮腺腺体中;而安慰剂组患者仅在治疗部位注射0.9%的生理盐水

经过一段时间的随访,结果显示,干细胞组患者的唾液、泪腺功能障碍,在短时间内明显改善;治疗后免疫和炎症指标水平降低

2、试验2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报道了一项研究,选取24例经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效果不佳的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给予静脉输注异体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结果显示,这些患者经干细胞治疗后,病情均有所好转,血浆抗SSB、抗SSA抗体数量大幅度减少

干细胞为何能治疗干燥综合征?

IMG_260

干燥综合征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生与外分泌腺体(如泪腺、唾液腺)炎症浸润腺体功能障碍等息息相关。作为再生治疗的种子“选手”,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强大的免疫调节能力,还具有抗炎、抗血管生成等作用,因此,近年来被探索用于SS的治疗,主要作用如下:

1、重建涎腺

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可通过细胞转化或融合的方式,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涎腺上皮细胞等,参与涎腺的修复与重建;还可产生白细胞介素-10(IL-10)改善涎腺分泌,有助于减少唾液腺淋巴细胞浸润

2、参与泪腺的组织修复

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可能会通过分化方式修复泪腺组织;还可利用泪腺周围干细胞自我增殖功能,修复泪腺组织。

3、免疫调节

间充质干细胞(MSC)对先天性和适应性免疫反应,均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

①对适应性免疫的调节:在适应性免疫系统中,存在一些必不可少的细胞群,包括B细胞、T细胞、调节性T细胞(Tregs)等。干燥综合征的发生可能与T淋巴细胞向外分泌腺浸润B细胞的活化、免疫球蛋白抗体产生有关。研究显示,间充质干细胞具有调节B细胞、T细胞的免疫功能。

MSCs抑制T淋巴细胞的增殖,还可产生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前列腺素E2(PGE2)、转化生长因子β(TGF-B)等,从而抑制Th1(辅助性T细胞1)、Th17(辅助性T细胞17)、Tfh(滤泡辅助性T细胞)等细胞反应,上调Tregs,继而起到抗炎作用。

MSCs还可抑制活化B细胞的增殖分化、抑制趋化因子受体的表达、抑制免疫球蛋白的产生,从而起到抗炎的作用。

②对固有免疫的调节:先天免疫系统是宿主防御的第一道防线,由自然杀伤T细胞(NK)、树突状细胞(DC)、肥大细胞(MC)、巨噬细胞等诸多免疫细胞组成。

研究显示,间充质干细胞对这些细胞具有强大的免疫调节作用,可抑制这些细胞的活化、分化和效应发挥,其产生IL-6可促进中性粒细胞凋亡、抑制DC的成熟,并通过释放TSG-6(肿瘤坏死因子α刺激基因-6),损害其抗原呈递能力,从而起到抗炎作用。

小编寄语

干燥综合征尤其是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很难完全治愈。因此,具有低免疫原性、强增殖能力、特有免疫调节功能的间充质干细胞,为干燥综合征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尽管目前大多处于临床试验阶段,但在本病治疗领域仍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有望在显著抑制炎症反应的同时,保留患者的唾液功能

返回列表
上一篇:间充质干细胞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进展
下一篇:抗衰刻不容缓,干细胞助力男性重回“巅峰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