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S细胞治疗糖尿病,明年临床试验,5年内上市
发布日期:2024-09-04

IMG_256

图:从成纤维细胞中建立的人类诱导多能干细胞 (iPS) 群落。京都大学医院正在寻求使用 iPS 细胞治疗 1 型糖尿病。 

该医院9月5日宣布,最早将于明年 2 月开始临床试验,向 3 名患者移植此类胰岛细胞细胞。如果证明安全有效,这项研究将为一种治疗方法铺平道路,让 1 型糖尿病患者无需每天注射胰岛素。目前,日本有 10 万至 14 万人患有这种疾病。

经过临床试验,研究人员希望5年时间内能够实现使用 iPS 细胞衍生的胰岛细胞移植治疗1型糖尿病获批上市。

试验中,研究人员将这种胰腺细胞移植到三名患有严重 1 型糖尿病的患者体内。这些患者的年龄在 20 至 65 岁之间,在试验期间还将接受免疫抑制剂和胰岛素治疗。

研究人员将使用人类诱导多能干细胞( iPS 细胞)衍生的胰岛细胞,该细胞由该京都大学 iPS 细胞研究与应用中心 (CiRA) 的研究人员Taro Toyoda 开发。CiRA 的创始主任 Shinya Yamanaka 因发现 iPS 细胞而于 2012 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iPS 细胞是可以重新编程为任何类型细胞的成熟细胞。

在临床试验中,健康捐献者的 iPS 细胞将被转化为胰岛细胞,然后铺在一张薄片上,再移植到患者体内。移植后一年内,研究人员将密切监测患者的状况,以检查是否有不良副作用。

1 型糖尿病患者的胰腺几乎不产生胰岛素。因此,他们需要定期注射胰岛素,这是一种将葡萄糖转化为能量的激素。1 型糖尿病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但它是由于人体免疫系统破坏了胰腺中产生胰岛素的胰岛而发生的。

在日本,死者胰腺细胞移植已被批准纳入公共医疗保险范围,但由于捐赠者短缺,接受此类移植的患者很少。

负责该项目的京都大学糖尿病专家Daisuke Yabe表示:“如果我们能看到一个不再需要注射胰岛素的世界,我们会感到非常高兴。我们希望这将是从根本上治愈这种疾病的第一步。”

我国相关研究进展

1 型糖尿病患者通常需要每天多次腹部注射胰岛素产品。患有 1 型糖尿病时,胰腺中产生胰岛素的所谓胰岛细胞功能失调,无法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日本估计有10万至14万名1型糖尿病患者。

2023年1月,北京大学邓宏魁研究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彭小忠研究组合作在《自然·代谢》(Nature Metabolism)发表题为Implantation underneath the abdominal anterior rectus sheath enables effective and functional engraftment of stem cell-derived islet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开发了一个全新的胰岛移植策略,有效支持人诱导多能干细胞分化的胰岛细胞在体内存活、功能成熟以及功能长期维持。

IMG_257

图:人诱导多能干细胞分化的胰岛细胞腹直肌前鞘下移植示意图。

2023年7月11日,北京大学发布了一则有关糖尿病治疗的重磅消息:北大干细胞研究中心与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合作,成功完成了国际首例1型糖尿病受试者化学重编程iPS细胞分化的胰岛细胞移植手术。该治疗技术有望成为彻底治愈1型糖尿病的理想方案。

返回列表
上一篇:国内干细胞新药正全速前进!2024年中国又新增12项干细胞药物注册(1-9月)!
下一篇:案例报告:间充质干细胞注射治疗骨关节炎77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