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生物细胞技术及其相关行业正经历着飞速的发展,这一进程正在推动现代医学从传统的治疗方式向细胞治疗领域的转变。
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生物经济应当迎合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的新发展趋势,推动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以满足人民对更高水平生命健康保障的需求。
细胞疗法为治疗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
专家们指出,细胞治疗通过将正常或经过生物工程改造的细胞移植或注入患者体内,替换受损的细胞或增强免疫功能,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与传统的化学药物相比,细胞治疗产品具有技术更新速度快、创新潜力大、临床依赖性高以及产品个性化定制的优势,已经成为主要发达国家争相发展的新领域。
目前,细胞治疗主要分为两大类:免疫细胞治疗和干细胞治疗。以骨关节炎为例,这种疾病通常与年龄、肥胖、骨密度、关节结构和关节应力等因素相关。
传统治疗主要是减轻症状和改善关节功能,但对已损伤的关节效果有限。干细胞具有强大的自我更新、增殖和分化能力,能够替换受损的软骨细胞。
利用干细胞的归巢特性,在体内微环境的作用下,干细胞可以主动迁移到软骨缺损或受损部位进行修复和重建。同时,干细胞通过旁分泌和自分泌合成多种生物活性分子,如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I、转化生长因子(TGF)-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等,激活细胞和血管再生途径,为软骨提供营养;也可以阻止炎性细胞介质的破坏,减少骨关节和滑膜的损害,有效控制病情的发展。
在政策的扶持下,细胞产业正在加速进入快车道。
近年来,随着新一代技术的发展和相关政策的支持,中国的细胞治疗产业正在蓬勃发展,有望成为生物医药领域的一个重要新领域。
细胞治疗的下游应用研究受到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极大地促进了细胞治疗产业从上游存储到下游应用的转化。总体来看,中国细胞技术的发展目标主要集中在技术研发与转化、应用领域的拓展以及行业标准规范的建立等方面。
尽管中国的细胞免疫治疗产业正在快速发展并紧跟国际前沿,但在创新企业的数量和质量、获批产品数量等方面,中国与先进国家之间仍存在一定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