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日,诺和诺德基金会干细胞医学中心 (reNEW) 和哥本哈根大学健康与医学科学学院神经科学系的科研人员在Cell Stem Cell 发表综述性文章,《2025年多能干细胞衍生疗法临床试验更新》综述了多能干细胞(hPSC)衍生疗法在全球的临床应用进展。
自人类多能干细胞(hPSCs)首次分离以来,细胞分化与生产技术已取得重大突破,目前已有115项获得监管批准的临床试验,涉及83种hPSC衍生产品,涵盖眼部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及癌症等领域。至2024年底,已有超过1200名患者接受治疗,总计移植细胞数量超过10¹¹,尚未发现广泛的安全性问题。
文章回顾了hPSC疗法的发展历程,涵盖胚胎干细胞(hESCs)与诱导多能干细胞(hiPSCs)的应用。hESCs的发现使得研究人员能够大规模制备特定类型的人体细胞,而hiPSCs的诞生进一步提升了临床应用的可行性,降低了免疫排斥风险。然而,hPSC疗法的临床转化仍面临挑战,包括细胞分化纯度控制、动物模型构建、安全性评估及生产标准化等问题。

主要临床试验及相关企业
1. 眼部疾病(Ophthalmic Disorders)
hPSC衍生的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是最早进入临床试验的产品之一,主要用于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Stargardt病(SMD)和视网膜色素变性(RP)。
- Astellas(原Advanced Cell Technology) 研发的MA09-hRPE(hESC衍生RPE细胞悬浮液)在美国、英国和韩国均进行过试验(NCT01344993, NCT01674829等),用于治疗干性AMD和SMD。初步数据显示,部分患者视力有所改善,但疗效因个体差异较大。
- RIKEN研究所(日本) 由高桥政代(Masayo Takahashi)团队领导的hiPSC-RPE试验(UMIN000011929)是全球首个iPSC衍生细胞的临床应用。该研究采用自体iPSC-RPE细胞片,应用于湿性AMD患者,并在无免疫抑制的情况下显示了移植物存活的迹象。
- Lineage Cell Therapeutics(原BioTime) 研发的OpRegen(RG6501)(hESC-RPE细胞悬浮液)用于治疗干性AMD,并在2023年进入II期临床试验(NCT05626114)。
此外,还包括:
- Moorfields Eye Hospital 在英国开展的PF-05206388(hESC-RPE单层细胞)用于湿性AMD(NCT01691261)。
- NIH/NEI(美国国家眼科研究所) 研发的iPSC-RPE/PLGA(含PLGA支架的hiPSC衍生RPE细胞)在2020年进入I/II期临床(NCT04339764)。
2.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CNS Disorders)
hPSC衍生的神经细胞产品主要用于治疗帕金森病(PD)、脊髓损伤(SCI)、中风和癫痫。
- BlueRock Therapeutics 研发的Bemdaneprocel(hESC衍生多巴胺神经祖细胞),用于治疗帕金森病,并已在美国和加拿大进入I期临床(NCT04802733)。
- 京都大学CiRA(iPSC研究中心) 由高桥淳(Jun Takahashi)领导的iPSC-DA progenitors(hiPSC衍生多巴胺神经祖细胞)已在日本完成I/II期试验(UMIN000033564),部分患者运动功能有所改善。
- Lineage Cell Therapeutics(原Asterias Biotherapeutics) 研发的GRN-OPC1(hESC衍生少突胶质祖细胞)用于治疗脊髓损伤,在美国开展I期试验(NCT01217008),但由于财务原因曾被暂停,目前由新的公司继续推进。
- Neurona Therapeutics 研发的NRTX-1001(hESC衍生抑制性中间神经元)用于治疗难治性颞叶癫痫,在美国进入I/II期试验(NCT05135091)。
3. 内分泌及代谢疾病(Endocrine & Metabolic Disorders)
hPSC衍生的胰岛细胞产品主要用于治疗I型糖尿病(T1DM)。
- Vertex Pharmaceuticals 研发的VX-880(hESC衍生胰岛细胞),用于治疗I型糖尿病,患者在接受移植后无需外源胰岛素补充(NCT04786262)。
- ViaCyte(后被Vertex收购) 开发了VC-01 和 VC-02(hESC衍生胰腺内胚层细胞),分别封装在Encaptra设备中,以提高细胞存活率(NCT03163511, NCT02239354)。
- Tianjin First Center Hospital(天津第一中心医院) 进行了一项基于化学重编程iPSC衍生胰岛细胞的I期临床试验(ChiCTR2300072200)。
4. 癌症及免疫治疗(Cancer & Immune Therapy)
hPSC衍生的免疫细胞治疗主要集中于自然杀伤(NK)细胞和T细胞疗法。
- Fate Therapeutics 研发了多种基于hiPSC的NK细胞疗法:
- FT500(NCT03841110):用于治疗晚期实体瘤。
- FT516(NCT04023071):靶向B细胞淋巴瘤。
- FT596(NCT04245722):包含CD19-CAR,用于B细胞恶性肿瘤。
- FT538(NCT04614636):用于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和多发性骨髓瘤(MM)。
- Century Therapeutics 研发的CNTY-101(CD19-CAR NK细胞)已进入I期临床(NCT05336409)。
- Megakaryon Corporation(日本) 研发的MEG-002(hPSC衍生血小板),用于治疗血小板减少症(JRCT2053210068)。
未来展望
目前,多能干细胞衍生疗法的临床试验仍以I/II期为主,主要目标是评估安全性和可行性,少数试验开始进入疗效评估阶段。未来的发展方向包括:
- 优化免疫兼容性:通过HLA匹配策略减少免疫排斥,提高移植细胞的长期存活率。
- 改进细胞存活和功能:提高干细胞衍生细胞的成熟度和稳定性,如应用基因编辑技术改进胰岛细胞和神经细胞的功能。
- 降低生产成本:通过大规模自动化生产,降低干细胞治疗的成本,使其更具可及性。
该综述为多能干细胞疗法的最新临床进展提供了全面视角,展望了其在未来医学中的应用潜力。
参考文献:Pluripotent stem-cell-derived therapies in clinical trial: A 2025 update.Kirkeby, Agnete et al. Cell Stem Cell, Volume 32, Issue 1, 10 - 37